学者:年轻人当大城市“蚁族”不如做中小城市人才
2018年08月21日 22:59  点击:[]

12月28日,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发布“2009中国发展指数”报告。教育指数最高的前三个省(区市)是北京、上海、天津,随后是辽宁、新疆、吉林等。

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经理、课题组成员翟振武教授,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,对于很多困惑自己该去哪里奋斗的年轻人来说,教育指数是一个重要参考。辽宁、吉林等一些教育指数较高的城市,发展会很有“后劲”。因为城市的发展“后劲”主要靠人才,跟教育有密切联系。

中国青年报:本报社会调查中心最近做了一项调查,发现53.3%的公众认为,在中小城市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,但同时也有52.2%的人愿意在大城市打拼。您怎么看这个结果?

翟振武:这很正常啊。现在真正高速发展的,还是珠三角、长三角、京津地区等。这些地方增长快、收入高,机会也比较多。我曾经说过,我相信成千上万的外地人到北京来,是为了工作,不是为了养老或者看风景。大家留在北京不走,是因为工作的吸引力,这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反映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年轻人向大城市聚居,是符合规律的。

但关键问题是,在中小城市发展的同时,大城市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机会越来越少。老员工,特别是一般学校毕业的员工去中小城市,也许更理性。

中国青年报:近来大家很关注“蚁族”现象。“蚁族”就是生活在城市边缘,但依旧不放弃大城市奋斗梦想的年轻人。您认可他们的生活方式吗?

翟振武:我觉得机会很多,不一定非得留在大城市。你都在大城市当“蚁族”了,为什么不去中小城市找机会呢?

在北京,一个办公室打杂儿的都要硕士,完全是浪费人才。要是到外地,本科生就能找到很好的工作。我们一个社工专业本科生,去了苏州一个政府部门。9月份刚报到,现在就在那儿参与编写“人口十二五发展规划”了。苏州还有一个吸引人才的计划,本科生都被当做“人才”来吸引。即使这样,从2006年到2008年引进的22万人才中,也只吸引了4%的硕士和博士、52%的本科生。他们很希望我们推荐员工去,我都没敢答应,我那些员工,还是想留在北京。

中国青年报:既然有现成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,为什么没人愿意去?

翟振武:这种心理也正常,就好比大家出国留学都愿意去美国。要说生活条件,荷兰、丹麦、挪威都是很好的。可很多中国人,哪怕住美国华盛顿贫民区边上,也不愿意去丹麦和挪威。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心理——爱面子。那些比较活跃的“海归”,大部分是成功了的,是衣锦还乡。还有成千上万“不成功”的职工,你根本看不见他们的身影。他们只是默默还乡,或根本就不回来了。

中国青年报:现在“海归”的光环已经逐渐消退了,大城市的光环好像还在吧?

翟振武:是还在。再发展个十年,可能会好一点。十几年前,大家就认准了北京,后来深圳、广州,现在长沙、武汉、青岛等地,也有人愿意去了。青年人要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,没有自信的人,才会随大流。你要相信自己呢,就到外地去。你看我们现在很多专家人才,都是从外地引进的,直接从外地把户口往里面调啊。

中国青年报:您现在鼓励员工去中小城市吗?

翟振武:我鼓励,可他们还是想留在北京。我觉得他们胆子还不够大,阅历不够。我发现,我们一些去了中等城市的员工,发展得都不错。我们学院一个硕士生去了湖南的一个民政学院,他们有两个系都争着要他。这要在北京,谁争啊?你自己找上门都不见得要你。到年底的时候,这员工还评了个教学奖,一下子就成了人才。我估计过两年就会评职称、成学科带头人了。这要在人民大学,硕士生评高级职称起码要熬7年。现在北京很多机关里,收发文件的人都是硕士,人才拥挤、浪费。

中国青年报:可还是有人说“宁要大城市一张床、不要小城市一间房”啊?

翟振武:这就跟当年上海人说“宁要浦西一张床、不要浦东一间房”一样。你看看,浦东现在的房价多高?你挤都挤不进去。

前两年我们一个博士去了外地一所大学。他去之前,整个学校就20多个博士。学校为吸引人才,就出了个吸引博士的政策,只要是博士毕业到这里工作,一年补助5万元,连续补5年。那个学校就一下子去了100多个博士。现在博士多了,钱也不够了,学校就把补贴政策取消了,以后来的博士就没有补贴。那机会就给我们这员工赶上了。后面的人发现大城市找不到工作了,才往这些地方转移的,但人一多,就不一定有那么好的机会了。当然,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会发展得很好。一个城市到底有没有快速发展的前景,这也需要判断。

中国青年报:对于年轻人来说,最理性的选择是去哪儿?

翟振武:要去一个完全不发达的地区,风险也比较大,大城市竞争又太激烈。要我说,年轻人要想创业,就去一个经济比较活跃,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地方。你找到一个空白点,能体现出自己的优势,很快就能把这个领域的产业做得很好。

中国青年报:能具体说说吗?

翟振武:中国发展指数中的教育指数也是一个重要参考。教育反映了人力资本的情况,可以看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要素和资源。我们排出了从2005年到2008年的教育指数排名。北京、上海、天津始终是前三,这个不意外。接下来的,你可能就想不到了—是东北。辽宁始终在第四,吉林基本都是六七名。从这个角度,东北等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会很有“后劲”。因为城市的发展“后劲”主要靠人才储备、人口和人力资本状况,跟教育有密切联系。没有高素质的人才,产业怎么升级换代?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是高素质的人,而不是矿山、石油。

中国青年报: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信号,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,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。这个信号是不是可以提醒很多年轻人?

翟振武:城市要是表现出明确的发展前景,年轻人还是会去的。当年深圳要发展起来时,很多人看到了这个趋势,就去了那里。后来还有大批的人去了海南。现在很多城市都发展得很好,像天津滨海新区、唐山曹妃甸,还有较成熟的,像苏州、太仓,以及浙江很多地级、县级市,它们真的很需要人才。

现在我国城市间的交通正在变得极为便利。北京到天津才30分钟,武广高铁也开通了。对于城市来说,交通一方便,城市就能整体地联系起来。交通、物流、运输、信息都能互补,这很好,因为城市群的生产效益是很高的。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太不平衡了,一定要均衡发展大中小城市。中国未来的希望不是在田野上,而是在城市里。


上一条:晒晒著名企业的用人标准 下一条:关于举办第一届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通知

关闭